关闭
加载中...

守信如金, 为业载道

浙ICP备19028487号

语言切换

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
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
连续四年荣获钱伯斯亚太法律指南推荐
2020年荣登《国际金融法律评论》(IFLR1000)榜单
荣获《商法》杂志2021卓越律所大奖

守信如金, 为业载道

金道合规观察 | 刑事合规业务的正确打开方式

刑事合规,近年来成为全球法律热点,中国也是如此。其内涵贯穿刑事立法建议、刑事司法改革、企业刑事风险解读、企业刑事风险防范、企业治理结构升级和企业刑事风险应急处理等多个领域。在行政法领域、民商法领域企业合规治理日趋成熟的基础之上,刑事合规为企业合规治理打开了新的篇章。加强刑事合规,防御对牵连企业甚至可能颠覆企业的刑事事件,提升企业对刑事风险的处置能力,保障企业的生存发展,正在提上企业的重要日程。
企业刑事合规作为一项法律服务,应当引起律师及律师事务所的充分重视,发展刑事合规业务,是律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从分析刑事合规业务的重要性及办理类似业务的思维方式展开,为从事相关业务的研究及实践抛砖引玉。

一、刑事合规业务是先进的生产力,可能改变现有的业务格局

中学上政治课时,我们就学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进步,会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东西方贸易通过陆路运输的时代,东方的丝绸、香料经过多次转运,转一次手,加一次钱,到了真正买主手上时,价格甚至涨了20倍之多,商路必经的君士坦丁堡、威尼斯、热那亚都富得流油。到了航海时代,阿姆斯特丹、纽约等港口城市取代了陆地商路沿线城市的地位。杭州的快速发展,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让杭州成为了贸易的信息枢纽。
法律服务市场也一样,传统业务的格局已经大致形成,如果没有新的服务类型产生,各个律师事务所都在为相对固定的群体提供服务。而刑事合规业务是律师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新型服务类型,结合国务院保护企业家财产的重要政策,能够为企业创造稳健、安全发展的新环境保驾护航,避免企业因为涉嫌刑事案件而阴沟翻船、遭受无妄之灾。这种新的服务类型同时也能够改变传统法律服务市场的格局,大所有可能借助新业务更上一层楼,中小所也有希望利用新业务实现弯道超车。所以我们说,刑事合规业务是每个律师事务所都应当重视的新业务。

二、刑事合规在现在的律师眼里是怎样的

刑事合规很重要,企业很重视,但很少有律师会做刑事合规业务。我们听过好几位律师的刑事合规讲座,其中还有几位是知名大律师。我们听之前兴味盎然,听之后云里雾里,也有可能这位律师没有把干货拿出来。一部分律师都在讲大企业的不合规案例,我们不能说这样讲不好,但这些案例已经变成了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是对的,但不是说把历史学习好了就能把事情办好。否则,企业的领导人都应该由历史学家来担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从特殊到一般,在从历史吸取教训的同时,研究出企业的真正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我还看到有一位律师把太极八卦图搬到了他的PPT上,又没有实质内容,这分明就是要把刑事合规放到玄学里面,道可道,非常道,个人认为也是非常不可取的。企业要律师来做刑事合规业务,是要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笼统地讲一些大道理,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当我们在讲刑事合规的时候,我们在讲什么

刑事合规和刑事风险防范不一样,企业刑事风险防范是企业要做某项业务,律师为了避免企业和员工涉嫌刑事犯罪,而对企业和员工所做的诸如培训、业务指导等工作。刑事合规不一样,刑事合规是通过参与对企业的规章制度的设计,例如财务制度、用人制度乃至消防制度等等,从规章制度的设计、业务类型的具体操作流程等方面,避免企业和员工陷入刑事风险。从企业管理的视角,我们甚至可以说,刑事合规还能够避免企业因为个别员工的犯罪行为而被牵连。从企业对外开展经营业务的视角,刑事合规还能减少企业被交易对方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进而蒙受损失。

四、刑事合规的重要性

目前从公开渠道能够查询到的一些案例,已经能够证明企业刑事合规,能够有效避免企业陷入刑事风险。
2016年的雀巢(中国)案中,雀巢(中国)通过早已确立的公司政策、员工行为规范,成功为其自身免责。公开资料显示,雀巢(中国)多名员工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提起公诉,庭审中,大部分被告员工及其辩护律师均提出本案应认定为单位犯罪,单位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样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经过庭审,法庭认定:根据雀巢公司DR任务材料、雀巢公司证明、雀巢公司政策、员工行为规范等,证明雀巢公司不允许向医务人员支付任何资金或者其他利益。不允许员工以非法方式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对于这些规定要求,雀巢公司要求所有营养专员接受培训并签署承诺函。最终,法庭对被告员工的意见不予支持,未认定雀巢(中国)构成犯罪。1

与上述案例相反,国际知名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没有那么好运了。2014年9月19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马某等均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该公司被判罚金30亿人民币。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当庭表示认罪服判,不提出上诉。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2

五、如何做好刑事合规,我的看法和经验

(一)律师做刑事合规,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有一个成语叫“盲人摸象”,讽刺的就是看问题片面的人或事。律师做企业刑事合规也一样,应当先对企业进行充分的了解,一方面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的情况。光听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还不行,因为企业相关负责人懂得企业经营,但未必懂得法律,有些我们律师看来非常重要的内容可能被他们漏掉了。同时律师还得细心查阅企业的业务资料,发现企业的问题。比如我在做一家企业合规的时候,这家企业的财务制度比较规范,不论是自己的业务员,还是挂靠在这家企业的商户,只要对外收款开具发票,都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开具发票,合同、打款和发票都一一对应,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我要求这家企业把与好几家商户的挂靠协议拿出来时,他们却说他们没有签订挂靠协议,都是和公司负责人说一声,在企业内部OA系统开一个账户就开始做生意了。我就跟他们说,这个挂靠协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补上来,否则可能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国税总局公告2014年第39号)和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认定以“挂靠”有关公司名义实施经营活动并让有关公司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性质》征求意见的复函(法研【2015】58号)的规定,要以书面形式确立挂靠关系,才能保证企业不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影响,否则在侦查机关的侦查之下,客观事实都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二)律师做刑事合规,应当具有较强的刑事案件办案能力

刑事合规律师应当对法律条文充分熟悉,并且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以便更准确、有效地识别企业的合规问题并提出建议加以改正。例如我们给一家大企业服务,这家大企业规模很大,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企业内部的行政效率也非常高。企业在拓展业务的时候难免都会有一些不规范甚至不太合法的开支,如果少量的,大家也许可以理解。但我们发现这家企业居然在企业费用支出报销流程时,把具体的用途也写上去了,并且经过了部门经理、分管领导签字,走完了报销的流程。这种做法是企业经营过程当中非常不值得提倡的,我们当时就给企业指出了风险。
再举一个简单的案例,一家企业的生产线发生了火灾,找到我们做了一个专项服务。发生火灾前几个月,消防部门给他们公司连续发了两次限期整改通知书,一份发给了生产线负责人,另一份发给了公司分管经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酿成了火灾。公安机关以消防责任事故罪刑拘了生产线负责人,还要刑拘公司的分管经理(因为法律规定处罚的是直接责任人,公安机关认为公司分管经理明知须整改但不落实且不过问,属于直接责任人员),后来经过据理力争,分管经理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也一波三折,吓出一身冷汗。从这个案件说开来,我们认为,对于有火灾隐患的生产型或仓储型企业,为了避免消防责任被忽视,同时也为了厘清责任,避免公司和其他人员被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所牵连,应当建立“消防安全首问责任制”的规章制度。这项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谁第一个收到消防部门的限期整改通知书,谁就应该马上负责落实,不得上下推诿,最终推得一干二净。这样既促使公司责任人员勤勉履行职责,又不会让公司和其他人员无谓地受到牵连。

在这里我们想问问建筑企业,你们是否已经建立健全了完善的避免重大责任事故的规章制度?有没有落实具体责任人员?我们也想问问生产企业,你们是否已经建立健全完善的排污排废规章制度?有没有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我们还想问问网络服务提供商,你们是否设立了与监管部门对接的岗位,将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落实到位,并设立专人专岗负责监督用户信息等重点信息的保护情况?我们还想问问贸易企业,你们把公章和银行账户都管理好了吗?不要被名为贸易实为融资担保的把戏糊里糊涂地承担了清偿货款或者承担担保责任。我们还想问问银行,你们管理好同业账户了吗?不要被人利用做了表外业务最终要银行承担责任。我们还想问问一些财务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你们有无落实财务人员认真履行银行对账义务,不要被内部的人把钱都划走了还浑然不觉。最后我们还想问问一些企业,对于长期合作的客户,你们是否放松了对于对方签约动机和履约能力的尽职调查,不要像绍兴某上市公司一样,被长期合作了多年的客户坑了一把,损失过亿。我们向企业提问的问题很多,相关法律服务案例也不少,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企业刑事合规就是运用为企业合理建立规章制度,来防范企业的刑事法律风险。问题很多,可以做的事也很多,但一定要建立在律师团队充分熟悉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的基础之上。

(三)律师做刑事合规,应当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做得多错的多,不做就不会错。这句话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得拓展业务,为国家、社会和企业本身创造价值。有些业务可能确实有风险,我们律师指出企业该项业务的风险,并不是要求企业不做,而是先要判断该业务的合法合规性,如果业务合法合规,但业务推进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我们的目标就是配合企业建立健全该项业务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让企业省心,让具体经办人放心,这就是合规律师存在的价值。
比如说企业做房屋、车辆抵押贷款业务,这项业务有风险,一部分企业因为做房屋、车辆抵押贷款业务被安上了“套路贷”的标签,导致这个行业人心惶惶。我们律师做合规就是要建立规章制度。这项业务是经过主管部门批准的,可以做但要注意风险。一来为防止自身刑事风险,禁止收砍头息,禁止暴力催收,禁止签订要件不完整的抵押借款合同等等。二来为防止被犯罪行为损害,制定尽职调查工作指引,并禁止在办理抵押登记之前放款等等。

盲目自信不应该,因噎废食也不应该。陪伴企业在稳健经营中逐步成长壮大,这才是合规的应有之义。

(四)律师做刑事合规,应当防范自身的执业风险

不建议执业年限不够的律师从事企业刑事合规业务。如果律师的办案经验不够丰富,不仅无法准确识别企业的刑事风险,甚至连自身的刑事风险都难以把握。
青海某律师曾被检方指控为恶势力犯罪集团重要成员,虽然最终检方撤回起诉,但这件事对她个人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有些律师担任了P2P平台的法律顾问,为P2P平台设计交易结构,出风险的也不少。这些事件都为律师从事刑事合规业务敲响了警钟。

《律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有关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但是,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事实和信息除外。”律师对于当事人已经做过的事情可以保密,但是当事人准备做或者已经在做,并且这些行为严重违法的时候,律师就没有这项保密豁免权了。我们在做刑事合规业务的时候,针对的都是企业正在做或者准备做的业务,否则企业都不准备继续做这项业务了,还叫你律师来合什么规呢?这个时候,我们律师是没有保密豁免权的,如果我们律师明知这项业务违规甚至违法,不能通过合规来纠正的话,我们就要直接跟企业说不。有没有这个知识、经验识别风险,有没有底气说不,因人而异。鞋子穿得合不合脚,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直接故意犯罪是没有办法预防的,这是我们一贯以来坚持的观点,他就是想犯罪,你如何预防?马克吐温有句话概括得最准确,“傲慢比无知更容易带来麻烦。”我们要通过合规来预防的,是企业不知道的刑事风险,或者企业认为不涉及但实际上涉及的风险。毕竟一件事情无论它的目的再怎么伟大光明正确,具体实施方法不得当,仍然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和最初的梦想背道而驰。律师做合规业务,就是要帮助企业识别和预防风险,从而合规经营。

注:

[1] 引用自公开判决书,一审(2016)甘0102刑初605号《刑事判决书》,二审(2017)甘01刑终89号《刑事裁定书》。

[2]引用自中国法院网报道《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行贿事件:中国不是法外之地》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9/id/14486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