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加载中...

守信如金, 为业载道

浙ICP备19028487号

语言切换

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
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
连续四年荣获钱伯斯亚太法律指南推荐
2020年荣登《国际金融法律评论》(IFLR1000)榜单
荣获《商法》杂志2021卓越律所大奖

守信如金, 为业载道

涉案8000多万元!他在40℃的夏天跑遍杭州百余里,“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人的人生因此改变”……

2025年9月18日

人物名片:林云青,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

他曾为涉案8000多万元的案件顶着酷暑奔波,力保当事人人生不被“定格”;也曾为守住底线,拒绝为证据相悖的案件辩护。“打磨‘法律作品’的前提,是守住那颗对法律、对人性的初心。”林云青用二十余年经历书写着对法律的赤诚。

法科学子看完人生百态

归来仍是一名法律人

 

2003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林云青进入司法系统工作,2012年通过公选转向政府实务。此后九年,他先后在街道、区发改局、区政府办任职,从处理基层民生纠纷到参与区域发展规划,他跳出法律条文的局限,看到了每一个案件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民生百态。

2022年初,林云青重拾对法律的初心,投身律师行业。以实习律师的身份进入一家专做刑事案件的律所。“我大学专业学的是刑事,所以我选择了一家专门做刑事的律所,但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工作,我觉得专门做刑事可能太单一,而且我当时有一半的案源是民商事领域的。”从自身综合发展出发,林云青决定换一家律所。

“我是杭州人,更倾向于本土化、综合性的律所。”经过多方面考量,林云青选择了刑事与民商事业务兼具的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成为了金道所民商事团队的负责人之一。“我目前在做民商事业务,但也会办理一部分刑事案件”林云青律师说。

在40℃的夏天踏遍百余里

守住当事人的人生“转折点”

 

执业以来,林云青律师办理了三百余起案件,每一起都倾注了他和团队的心血。

2024年夏天,他和团队律师接手了一起涉案8000多万元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该案件当时已起诉至法院,当事人获“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极为罕见

“这起案件的当事人因吸收亲友及关联人员资金陷入困境,更关键的是他刚在一家国有企业找到稳定工作,一旦被判缓刑,不仅会失去工作,人生还将留下案底,未来发展几乎被‘定格’。”林云青律师团队接手后,决定从“赔偿谅解”这一关键环节入手,争取逆转局面。

要达成谅解,首先要解决赔偿款的问题。林云青律师说当事人父母为帮孩子渡过难关,毅然卖掉了名下唯一的房产,凑齐了赔偿资金。在此基础上,林云青律师团队慎重提出了一个“赔偿率”方案。

“这个赔偿比例可能远高于后续法院的分配比例,但该方案能最大程度保障被害人的实际利益。”去年夏天,杭州持续高温,气温连日突破40℃。林云青律师带着团队开启“奔波模式”,他们与10余名受害人逐一沟通,拿出最大的诚意请求受害人的谅解。

“有人一开始情绪很激动,觉得钱要不回来了,我们就反复沟通,提出现在的赔偿比例是对他们有利的选择,也让他们看到当事人的悔意。”林云青律师回忆:“那段时间,我们团队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晚上回到律所还要整理当天的沟通记录,常常忙到深夜。”

首轮沟通后,10余名被害人陆续签署了谅解书,赔偿款也全部到位。但法院出于严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新签署谅解书,并且要为每位受害人拍摄录像,确认其是“自愿同意谅解,不追究刑事责任”。

“慎重起见,只有再去补齐手续。”林云青律师团队没有丝毫犹豫,再次顶着酷暑出发,逐户为受害人录制视频,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晰、自愿地表述自己的态度。这番“二次奔波”,让受害人感受到了律师的责任心。最终,法院作出了“免予刑事处罚”的判决。林云青律师和其团队不仅帮当事人免去了刑事处罚,还替他保住了国企的这份工作。

事实上,这起案件当事人在找到林云青律师之前,曾咨询过多位律师,但其他律师都因“工作量大、不确定性高”选择了退缩。“我们接手时也知道难,但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人的人生因为这件事被彻底改变。”林云青律师说,律师的价值从来不只是背熟法律条文,而是愿意为当事人多走一步、多扛一点,也要守住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打磨“法律作品”的前提

是先守住自己的那颗心

 

“律师要像艺术家,将接手的案子慢慢打磨成能被认可的‘作品’。”入行前一位老律师的这句话,林云青律师记了许多年。但真正让他读懂“作品”内核的,是入行第一年那起让他陷入两难的猥亵儿童案。

从职业准则来说,林云青律师清楚每个嫌疑人都有合法辩护的权利,哪怕罪行恶劣,也该为其争取法定的从轻情节。可随着沟通深入,他发现当事人的态度让人心寒:不仅始终否认犯罪,而且说法与办案机关掌握的客观证据完全相悖。“审判认的是‘法律事实’,这案子和‘客观事实’的偏差太大了。”林云青律师明白有些底线不能破,他最终以“能力不足”为由,劝当事人另求高明。

这件事后来引发了些争议,有人说他“不专业”,也有人赞许他“守住了良心”。但林云青律师从未后悔,就像他后来办过无数涉及家族利益、人性考验的案子时一样——他始终觉得,律师首先是“社会人”,职业道德要建立在人性的底线之上。

那起猥亵儿童案的矛盾与抉择,像一道刻在他心里的印记,往后每办一个案子,都在提醒他:打磨“法律作品”的前提,是先守住初心。

如今,年近五十的林云青律师,依然带着那份对法律的赤诚与初心。二十多年的风雨兼程,他的身份与阅历铸成了人生的厚度,他对法律与正义的执着追求,铸成了人生永恒的温度。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正是林云青律师一代人最美丽的风景。

每满/商报记者 陈敏摄影/视频 项凯 陈敏

值班编辑:陈敏
一审:陈军 
二审:施颖 
三审:吴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