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加载中...

守信如金, 为业载道

浙ICP备19028487号

语言切换

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
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
连续四年荣获钱伯斯亚太法律指南推荐
2020年荣登《国际金融法律评论》(IFLR1000)榜单
荣获《商法》杂志2021卓越律所大奖

守信如金, 为业载道

慧解经纬 法润商和 |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队到访金道寻觅涉外商事调解密码

2025年7月22日

夏日清晨,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迎来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杭州小分队。年轻的面庞因对涉外商事调解的好奇而熠熠生辉,他们在静谧的会客区落座,一场关于规则与和解的深度对话悄然展开。

活动伊始,金道所跨境投资贸易与合规团队董梦恬律师带领学生们参观律所,将金道自2006年起的发展足迹娓娓道来。漫步于开放式办公区,学生们仰视奖牌,在低声交谈中感知十九年沉淀的律所气质。

座谈中,金道所跨境投资贸易与合规团队的资深律师周弘接过话题,以三宗经她之手化干戈为玉帛的涉外案件为经,以调解规则演进为纬,抽丝剥茧地呈现“东方经验”如何在案件承办中获得调解成果。没有激昂修辞,只有事实、策略与分寸,学生们第一次意识到“非诉讼”亦可波澜壮阔。

对话进入自由探讨,金道所副主任、跨境投资贸易与合规团队负责人崔海燕阐释团队如何以ADR思维为客户寻求法律问题的最佳解决之道。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崔海燕律师均以实务视角拆解,不留空泛。

学生们起身道别时,眼底已映出更辽阔的职业想象。金道所亦以一贯的专业与笃定,将这次相遇视为对行业未来的又一次托举——专业之炬火,终将在一代代法律人手中传递。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1

冯紫暄

今天我们来到了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进行暑期实践交流活动。对于律师前辈们给我们分享的各种案例以及关于涉外调解的内容,我感触颇深。

周律师主要结合了三个涉外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调解”“如何进行调解”等内容。对此我发现我之前对于调解也存在一些误区,调解并不如我之前所想象的那样简单。面对一个案件时,我们不仅需要有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也应具备多元能力。在涉外案件时,英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律师,完全熟悉案件是基本,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是底气,适时应用调解技艺是沟通密码。

在访谈环节中,崔律师为我们指出了现在行业中需要许多涉外人才,涉外领域是我们很好的一个奋斗目标。面对同学提问在涉外调解案件中如何寻找突破口时,崔律师条理分明,侃侃而谈:首先得了解区分案件主体,上市公司、国企、民企等各有不同;其次得了解各方诉求,案情要完全熟悉;最后了解调解诉求,有时可以采用促进式调解等等。对此,我们需要去锻炼自己的思维,使其有条理,有开拓性、创新性,才能在僵局中一击突破。

我在此次交流实践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大至行业方向,小至礼仪着装,还碰见了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优秀行业前辈,这都将成为我之后学习成长的目标,驱使我不断前进。

2

马诗清

今天,作为“慧解经纬·法润商和”杭州小分队的一员,我们怀揣着对涉外商事调解的浓厚兴趣,踏入了在浙江法律服务界享有盛誉的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

首先,董律师带我们一行人参观了整个律所,并对金道的基本情况以及它在涉外商事调解方面的成就作了简单概述。我们了解到,金道拥有一支精通国际规则、实战经验丰富的涉外律师团队,深度参与了众多跨境纠纷的化解,这让我们对接下来开展的访谈充满了期待。

接着,涉外团队中的周律师和崔律师为我们详细展开了涉外商事调解实践的具体内容。周律师通过分享三个她亲历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每个案件的争议点,证据的列举,以及双方多轮的交涉。其中,周律师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为什么要运用调解方式解决争议(比如它的优点是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和运用调解方法的小技巧(比如分享了从香港学习到的一些调解经验)。最后,两位律师回答了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调解有了更为深入地了解。调解并不是做一个只有情感输出的“和事佬”,而是需要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和沟通技巧。我们的底气首先来自对案件的熟悉程度,有方案、有底线、有耐心,才能取得一场成功的谈判。同时,两位律师也对我们青年法学生之后的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更注重多元知识的积累以及外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了解前沿的政策性文件,为今后的职业道路指明方向。

3

周子砚

暑假伊始,带着对法律实务的好奇与向往,我来到了位于杭州的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场景,尤其是涉外商事调解这一兼具专业性与国际性的领域,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为我们讲解的是董律师,她从基础概念入手,讲解循循善诱。从她的分享中我了解到,涉外商事调解简言之,就是当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个人在商业往来中产生纠纷时,由第三方调解机构或调解员协助双方沟通协商,达成和解的解决方式。它不像诉讼那样“剑拔弩张”,更注重通过平等沟通化解矛盾。

接着,周律师接过话题,为了让我们理解得更透彻,她结合三个亲自承办的案例展开讲解。其中,“把简单的案件复杂化,复杂的案件简单化”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从这些生动的案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律师所需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更感受到了法律从业者在实务中展现的职业风范。

最后,崔律师还结合她27年的珍贵经历,阐释了涉外商事调解的现实意义:如今在全球化潮流的引领下,外贸企业日益增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过程中难免遇到纠纷,而调解的优势就在于高效、灵活且成本较低,能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从她们的讲解中,我明白了调解绝非“和稀泥”,而是有章可循的专业工作:首先要明确纠纷焦点,无论是合同履行问题还是知识产权争议;其次要精准把握双方诉求,既包括经济层面的需求,也涵盖商业声誉、合作意愿等潜在关切;最重要的是找到双方的“利益平衡点”,让调解结果能被双方认可接受。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涉外商事谈判远不只是法律条文的简单应用,更是沟通智慧、文化理解与商业思维的综合运用。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愈发意识到未来的学习之路还很长,需要不断积累理论知识,更要积极参与实务实践。

此次金道所的参观学习更让我对法律职业的价值有了新的感悟——法律不仅是解决纠纷的工具,更是促进商业合作、维护公平正义的桥梁。这份实践经历也让我对未来的法学学习充满了动力,期待能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4

倪嘉楠

今天上午,“慧解经纬·法润商和”暑期社会实践杭州小分队的伙伴们走进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开启了一场关于涉外商事调解的“沉浸式”学习。从律所大厅到会议室,每一处细节都让我们对金道所“守信如金,为业载道”的宗旨与“调解优先”的浙江实践有了更鲜活的认识。

上午九点,推开玻璃门,映入眼帘的是行云流水的“守信如金,为业载道”墨宝和金道所严谨大气的环境氛围。在董律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过象征着金道一路成长的荣誉墙和党建活动墙:“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的铜牌分量沉重、党建活动写满了“初心”“担当”与“交流”。

穿过开放式办公区,不同于想象中严肃的“案卷堆”,这里充满了律师们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智慧与热情。走过一间间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布局不同的会议室与研讨室,我们也窥见了调解纠纷众多独特技巧的一角。

随后,涉外调解领域的资深律师周律师用三个案例拨开了我们对涉外调解的迷雾。从葡萄酒的条形码到国内上市公司的纠纷,周律师的讲解教会我们只有抓住了案件关键与要点,再以过硬的法律专业功底与调解技巧为基础,守好客户的利益与底线,涉外纠纷也当迎刃而解。

最后,金道所副主任崔海燕律师用PDCA闭环模型加深了我们对涉外风险防控的认识并为我们答疑解惑,帮助我们从涉外调解策略、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法律职业能力构建、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开拓思维,领悟调解之“道”。

离场时回望,金道所的玻璃门上映着“守信如金,为业载道”的墨宝,此刻再看,“金”是专业的分量,“道”是行走的温度——这或许就是涉外法律人最珍贵的勋章。

5

沈贝尔

今天很荣幸能够来到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学习有关涉外与调解的知识。在学校还没有系统教学这方面的知识之前,能够有机缘听到周律师和崔律师的讲座我觉得是一个很好地奠定基础的阶段,即是一个改变我个人认知的阶段。

在调解方面,在之前,我可能会认为调解大概就是双方的对峙,各自坚定自己的立场达到双方都大体满意的结果。但是在周律师的讲解之后,我认识到了调解并不是单纯的我和你,也不是谁输谁赢,而是最终要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作为律师要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要倾听与了解客户需求,守住客户“底线”。

而在听完崔律师的讲话之后,我认为我对我后续的人生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在我已经想要深耕涉外这一领域而暂且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听完崔律师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多听多学,趁现在,多多拓展自己是最重要的。多掌握一门语言,多修一门专业……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慢慢积累起来最终就会转化成自身的实力。

今天的经历对我来说十分有意义。能够踏出诉讼这个舒适圈,见识到诉讼前的工作,了解到律师平常工作是什么样的,包括律所的工作环境与氛围于我来说十分受益。

6

严雨昕

7月17日上午,我们“慧解经纬·法润商和”暑期实践杭州分队有幸到访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进行学习。董梦恬律师、周弘律师和崔海燕律师分别为我们带来了关于律所概况介绍、涉外调解案例分析以及涉外法律从业经验的精彩分享。三位律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务经验,为我们团队成员打开了一扇了解法律实务的窗口。

董梦恬律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金道所的整体架构与发展历程,让我们对律所的专业领域和文化氛围有了初步但深刻的印象,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周弘律师的分享环节尤为精彩,她并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带着我们复盘了她亲身参与的三个复杂涉外调解案例。从对案件细节的严谨研究,到调解谈判中策略与技巧的运用,周律师清晰、细致地讲解,为我们串联起涉外商事调解的诸多关键环节。她所强调的“由繁到简,由简化繁”这一核心思路,不仅是对案件的精妙拆解方法,更教会了我们未来学习和职业道路上应如何精准识别并聚焦核心问题。

崔海燕律师分享了涉外调解方向的从业经验和学习方向的建议,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她展示的合规全流程分析图,其系统性和严谨性令我们叹服。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崔律师在阐述专业流程时,同时触发了我们对自身生活节奏和时间管理的反思——原来严谨的合规思维也能迁移到个人规划中,这无疑是一次意料之外却又极其珍贵的启发。

整个上午的交流充实而紧凑。三位律师在百忙之中抽空分享,她们深厚的专业积淀、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真诚态度,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这次实践真正“落地生根”。金道之行,不仅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了浙江顶尖律所的专业氛围,更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实务经验和职业发展建议,为我们后续的实践和未来的学习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7

孙婧怡

非常有幸来到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参与本次社会实践,三位优秀律师的讲解与答疑,让我对涉外商事调解的实务运作有了真切的初认知。

探访之初,董梦恬律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律所总部,细致介绍了金道“守信如金,为业载道”的执业理念与发展历程,以及多年来在各领域取得的业务成就。我们了解到,金道深耕涉外业务多年,实战经验深厚、业绩卓著,这份积淀背后,无疑是团队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在有力支撑。

随后,周弘律师以三个典型案例为引,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实务心得。通过对案例的抽丝剥茧,她深入浅出地传递了一个核心认知:调解绝非单纯的情感调和,更不是“和事佬”式的敷衍。它既需要以深厚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为根基,也离不开设身处地的同理心,更依赖前期大量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其中,“适时应用调解技巧”的图示让我尤为触动——这直观展现出“调解”实为一门深湛学问,蕴含着诸多实践智慧,值得法律学子深耕细研。

崔海燕律师对我们学生的殷切关怀与悉心指导,更让我受益匪浅。她认为“青年是未来,青年是种子”,我们的未来很广阔,她鼓励我们多多探索,一切皆有可能,这份对后辈的期许让我深感肩负之责。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尚有诸多成长空间,未来定会不负嘱托,持续精进法律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多元知识的积累,努力向优秀法律人看齐。

最后,再次向各位前辈律师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你们毫无保留地分享宝贵经验与深刻见解,这份倾囊相授的热忱,将成为我在法律道路上前行的温暖动力!

8

黄声悦

作为浙工商法学院暑期实践小队的一员,我有幸参观了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并聆听了三位资深律师的精彩分享,收获颇丰。

在董梦恬律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金道所的发展历程、规模以及涉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让我对律所的运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其次,周弘律师通过三个生动的调解案例,向我们传授了调解的技巧与心得,让我深刻体会到调解不仅需要扎实的法律功底,更需要同理心和亲和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金道所跨境投资贸易与合规团队负责人崔海燕律师对中国和浙江省涉外政策法规的介绍和关于企业合规管理中“闭环”原则的讲解,涵盖了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防范、监控及补救等环节,强调体系化管控,让我对法律实务中的系统性思维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最后的提问和访谈环节,三位律师耐心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分享了他们的职业经验和见解,让我对法律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法律事业的热情。我将把所学所感运用到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而努力。

9

沈陆涵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到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就涉外商事调解这一专业领域开展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法学院的学生,这次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近距离接触涉外法律实务的机会。

在欢迎仪式上,董律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金道所的发展历程和业务特色。通过董律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律所,已经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深耕十余年,拥有遍布全球的合作网络。特别是其“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模式,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专业律所在业务布局上的前瞻性和专业性。

接着,周律师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为我们揭开了涉外商事调解的神秘面纱,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调解在争议解决时效性、经济性和商业关系维护方面的独特优势。最后,崔律师系统总结了涉外商事调解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对作为法学生的我们后续应当如何深入学习指引了方向。

这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更让我们对涉外商事调解这一“东方智慧”产生了浓厚兴趣,深刻体会到在法律实践中,调解艺术所蕴含的商业智慧和人文关怀。

10

马诗妍

本次以涉外调解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我们在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的实地参观中收获颇丰。三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带来的实务分享,不仅让我们直观了解了律师的日常工作状态,更对涉外调解这一专业司法领域有了深刻认知。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接触的调解案例多集中于国内民事纠纷,对涉外调解的了解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周律师开篇对调解概念的精准阐释,搭配生动的实务案例,彻底刷新了我们对调解工作的认知。通过具体案件分析,清晰展现了调解在化解跨境纠纷中的独特价值,让我们从法律从业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调解的重要地位。同时,周律师分享的实务技巧干货满满,从沟通策略到证据梳理,每一处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司法实务的严谨与灵活,为未来职业认知打下了坚实基础

 

崔律师则聚焦“涉外”二字,深入剖析了当前涉外调解领域的人才缺口与发展空白。以前瞻性的视角解读行业趋势,强调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法律素养的重要性,不仅拓宽了我们的专业视野,更让我们意识到青年法律人在这一领域的责任与机遇。此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涉外调解既要坚守法律原则,更要兼顾文化差异,这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11

陈正轩

本次暑期实践有幸参观拜访了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本次实践主题主要围绕涉外商事调解进行展开。我们先大致了解了金道所的事务分类与参观了内部结构。而随后的讲座分享,则由董律师、周律师和崔律师分别从金道总体与涉外团队所取得的成就、具体案件以及个人心得和调解未来发展期望进行讲座分享。很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也听取了律师们在个案中如何具体运用法律,在案件中采用何种策略的思路。这不仅让我具体认识到了未来职业的工作流程,也让我明晰了往后学习的方向。最后崔律师的总结给予我们团队很大的厚望,也指引了我们的团队实践如何深入发展的方向。本次社会实践,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对于调解这一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有了全新且深度的认识。希望在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与学习之中,能够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也能够有所收获。

12

张高歌

今天我参观了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深入了解了其在处理跨国纠纷中的实践经验,收获颇丰。该律所的涉外调解团队由精通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的律师组成,且多数成员具备双语甚至多语能力,能熟练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需求。在案例展示中,一起中德企业贸易合同纠纷的调解过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律师先梳理代理人的核心诉求,再依据相关法律及惯例,提出兼顾商业利益与法律原则的解决方案,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既节省了诉讼时间,又维护了企业长期合作关系。

律所还注重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通过线上调解平台实现跨国实时沟通,大幅降低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此外,团队对不同国家的商业文化和法律传统有深入研究,能有效化解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

此次参观让我认识到,专业的法律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与灵活的调解策略相结合,是涉外调解工作成功的关键,也为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提供了高效路径。

13

王鑫超

在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学习涉外商事纠纷的这段时间,我收获颇丰。周律师和崔律师作为资深律师,为我开启了涉外商事法律世界的大门。

周律师拥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储备,在讲解案例时,总是能深入浅出地剖析复杂的法律关系,让我对涉外商事纠纷中的法律适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崔律师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她处理过众多大型涉外案件,分享的应对策略和谈判技巧,让我明白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通过参与实际案件的分析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书本与现实的区别。在涉外商事纠纷中,不仅要熟悉国内和国际法律,还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商业习惯和文化差异,并且需要相应的语言能力与沟通能力,为客服提供的不只是专业知识,也是信服度与情绪价值。

这次学习让我认识到涉外商事纠纷领域的广阔,接下来我也会明确努力的方向。未来,我将继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遵循周律师与崔律师的教导,发展自己的综合型能力,为处理相关案件做好充分准备。

14

钟函吟

经过一个上午在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的交流学习,我有以下感悟心得。

首先,作为学生我们要进行多元化的学习。不能只专注于法学知识,还要有过硬的英语能力,掌握心理学知识和商事礼仪。同时,思维方式也应该多元。不仅有法学思维还要有商业思维,才能更好地帮助客户进行涉外商事调解。

其次,我们要有大局观,了解自己的定位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在国家需求的导向下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然后规划自己的未来,并将自己的规划分解到每一天。可以多多关注公众号,阅读领导人的报告以获取更多的资讯和机会。

最后,我们要学会反思。在每个案例结束之后学会反思和总结,这样才能掌握案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更好地学习和补漏。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底气,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调解中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