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道原创 | 法治化营商环境下律师合同审查实务

律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合同内容与企业交易目的相契合。首先,律师应全面、审慎地识别和评估既有条款中潜在的法律风险。须注意,“律师审查合同的工作范围包括但并不仅限于合同条款本身,除既有条款外,还应充分注意根据合同性质或交易目的应予约定而未予约定的内容,或足以影响双方重大权益的其他条款约定不明、冲突等情况”。6其次,律师审查合同的重要目的是促进交易,故审查时不能只考虑企业客户的利益,还须适当兼顾合同相对方的利益。毕竟只有当各方都认为能够通过既有方案实现其目标时,合同才有可能成功订立。最后,律师不应只抛出审查合同时发现的问题,还须尽可能地提供一套甚至几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律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企业多做选择题或判断题,而非问答题,这是律师应尽的服务之道。
关于合同主体的资产状况。合同主体持有的资产常较为分散,且不会向外部过多披露其资产及线索,若让律师对合同主体的全部资产做出精准判断恐不现实,但律师可以根据已收集到的信息大致预测、评估合同主体的资产情况,并将其提示给企业。律师除了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询合同相对方的注册资本、股东情况、登记资产等信息,还可以通过合同相对方的对外投资情况、持股企业财务报表等材料间接分析出其真实的资产状况。但这对律师搜集、分析、处理财务数据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律师适时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关于合同主体的信用情况。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逐渐成为维系市场经济中各个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7但合同主体的信用审查机制通常复杂且多维,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规则不够统一、信用信息共享开放不足等问题也进一步增加了律师审查合同相对方信用状况的难度。律师可以尝试通过以下路径查询并判断合同相对方的信用状况:第一,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合同相对方的涉诉和执行情况。第二,通过互联网查询合同相对方的资质情况。例如通过国家和各地行业主管行政部门的官网查询其资质信息,通过企查查、爱企查等APP了解其经营状况和法律风险等信息。第三,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对合同相对方的经营环境以及与合同相对方有往来的第三方主体进行调查,了解其资产、负债、履约情况等信息。
权利义务条款是律师审查合同的重中之重。律师在审查合同时须理解权利义务条款的两大特征。第一,权利义务条款服务于特定交易事项,具体内容应根据交易事项自身的特点、流程、交易逻辑而调整。以买卖合同为例,律师在审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运输条款、保险条款、支付条款等具体内容时,需要考虑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各国法律间的差异,但在审查国内货物买卖合同时则不必考虑以上内容。第二,权利义务条款常分散在合同的不同条款之中。例如买卖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可能分散约定在合同内的标的条款、质量条款、价格条款等部分中。由此,律师在审查权利义务条款时应特别注意合同的整体布局,不可拘泥于单个条款。为避免遗漏权利义务条款,保障企业权利义务的合法性、周延性、可行性,律师应率先从合同目的出发,梳理出企业的权利义务体系、列明权利义务清单,审查时比照该清单查漏补缺。合格的权利义务条款应当符合以下三个要求:一是权利义务明晰且平衡,在保障企业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合同主体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并对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的事项作出明确约定。二是符合交易的客观情况和一般规律,这有助于保障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三是表述准确无误,合同条款中语句和标点的运用都应规范、精确,能够清楚地反映各方的权责和真实意思表示,避免出现文义理解上的歧义。
常见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承担定金。律师审查违约责任条款时应遵循针对性原则、我方立场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首先,律师应根据合同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违约责任,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违约责任与合同义务相匹配。违约责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合同相对方履行义务,保障企业的合同利益,故有必要为每一项合同义务约定合适的违约责任。二是违约责任承担方式与可能出现的具体违约行为相匹配。不同性质的违约行为适合的责任承担方式有所不同,律师需要根据行为性质设置适宜的责任承担方式。其次,律师在违约责任的设置上须以企业客户的核心利益为出发点。律师在审查时应分析并识别具体责任的承担者,避免加重企业的负担。对于涉及企业核心利益的条款,律师应对合同相对方设置更为细致、严格的违约责任,对非核心利益条款的责任设置可适当简化。最后,违约条款的设计不宜表现出过于明显的偏向性。在合同主体的交易地位没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下,若合同相对方不接受对其过于严苛的违约责任条款,那么条款设计得再完美也无济于事。

兼任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品牌与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团队负责人(从教前担任高级合伙人)。执业十余年,在民商事法律服务领域和政府法律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办理相关法律事务逾500件。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等逾30家大型企业提供法律顾问、争议解决和专项法律服务,为近10家省级行政机关提供法律顾问和专项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