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加载中...

守信如金, 为业载道

浙ICP备19028487号

语言切换

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
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
连续四年荣获钱伯斯亚太法律指南推荐
2020年荣登《国际金融法律评论》(IFLR1000)榜单
荣获《商法》杂志2021卓越律所大奖

守信如金, 为业载道

金道合规观察 | 小家电行业合规百问百答(九)

小电行业

合规百问百答

生产经营篇

法律合规

小家电行业

风险提示

生产经

宁波,作为全国重要小家电产业基地,汇聚了众多行业从业者和企业。随着产业的快速成长,合规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特别设立了“小家电行业合规百问百答”专栏。通过这个平台,提供专业的合规咨询和解答,帮助企业深入了解行业法规,识别潜在风险,做好应对措施,保障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合规经营,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Q25

委托加工(OEM)合同终止后,作为代工方的小家电企业应当如何合法处理剩余产品和相关商业秘密?

@孙晓林律师:

若合同条款中对剩余产品的处置方法设有明确约定,则代工方须严格遵照合同相关条款执行,无论是将产品返还原合同相对方,抑或按照既定程序进行销毁。

但若合同中并未对剩余产品的处理方式作具体约定,合同双方应及时协商,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必须确保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符合环境保护和安全标准与相关废物处理规范及回收程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双方就如何处置剩余产品达成一致意见后,则应立即实施并严格按照协商结果操作。同时,应对处理过程进行详尽记录,包括产品数量、处理日期、参与人员及操作流程等,以便于后续跟踪审计。

此外,合同终止后,企业应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包含商业秘密的信息资源。涉及商业秘密的技术文件、客户名单、生产流程等不得继续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企业应实施严格的保密措施,包括彻底删除电子数据以确保不可恢复,并对纸质文件进行妥善保管,限制其访问权限。

如有进一步保护商业秘密的必要,企业可与合同相对方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双方在合同终止后的保密义务,禁止泄露或使用任何商业秘密信息。

同时,对于曾经接触商业秘密的离职员工,企业也应当采取诸如更改密码、收回含有商业秘密的设备等必要措施,确保其离职后无法获取敏感信息。

Q26

若小家电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小家电产品,如何保证在不同国家的法律框架下做到知识产权合规?如何防范跨国法律风险?

@孙晓林律师

小家电企业若想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时防范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需预先进行风险评估与排查。首先,企业须进行全面尽职调查,重点分析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其次,企业亦可利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系统,评估进出口商品的侵权可能性,识别潜在侵权商品信息,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企业应积极申请边境保护,以防止侵权商品流通,保障合法权益。

在拓展新市场前,企业应首先完成对自有专利、商标的布局,包括为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在目标市场注册商标等。鉴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不同国家或地区均有其独立的知识产权体系,企业应在目标国重新申请、注册知识产权。同时,企业若在电商平台发现侵犯自身知识产权的行为,应及时处理,以防事态、损失的扩大。

在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中,若企业遇到知识产权相关投诉,企业可首先启动内部风险排查,全面核查被投诉产品,必要时可采取如暂停宣传、下架风险商品等措施以防止侵权扩大。若企业认为未侵权,应准备申诉材料,向平台提出申诉,此时企业可首先提供如技术对比分析、提供原创性证据、展示商标注册文件等证据。

Q27

小家电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时,可能会有哪些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应如何应对?

@孙晓林律师

小家电企业在参加国际展会时,面临多种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具体如下:

专利侵权风险:企业在展会展示产品时,须确保未侵犯第三方的专利权,不得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展示或演示包含受保护专利技术的产品,也不得许诺销售此类产品。此外,即便未携带实物展品,仅在海外发布涉及已注册知识产权产品的广告,也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商标侵权风险:企业应谨慎使用商标,特别是在使用未在参展国注册的商标时。商标保护的地域性意味着未在参展国注册的商标不受当地法律保护。同时,商标抢注现象普遍,企业需防范商标被非法注册。此外,使用过期的商标或未能及时续展已注册商标,以及使用已被他人注册为商标的通用名称或颜色组合,亦可能导致侵权。

著作权侵权风险:在展会中,企业应注意防范展台设计和宣传材料涉嫌抄袭,以及未经授权使用、修改或汇编他人作品的风险。若未经他人许可即使用他人设计或宣传图片或使用盗版软件展示展品,这些均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

不正当竞争风险:商品假冒、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和商业诽谤等行为都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商品假冒主要是利用他人商业信誉造成商品混淆,虚假宣传则是通过不实广告误导消费者,侵犯商业秘密是指非法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而商业诽谤则是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

为了有效应对国际展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小家电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和应对措施,具体包括以下:

首先,企业应做好尽职调查。企业应在参展之前对目标市场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包括了解当地的专利数据库、商标注册情况以及相关的版权法规,确保参展产品不会侵犯当地的专利、商标或著作权。这不仅能帮助企业预防潜在的法律纠纷,还能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企业应当提前在参展国家注册相关商标和专利,以获取必要的保护。通过注册,可以确保企业的知识产权得到合法保护,防止他人恶意抢注,从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此外,企业应及时关注自己确有生效且未届期的知识产权,特别是对于商标许可的有效期,企业应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所有的使用行为都在许可范围内进行,避免因许可过期而引发侵权争议。

最后,企业应制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应急预案。企业可通过法务部门或外聘律师,准备好相应的法律文件,以便在出现知识产权争议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若企业收到侵权警告函时,企业应冷静应对,认真审查函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化解危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果不幸遭遇临时禁令,企业应立即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根据当地法律程序妥善处理。

【END】

律师简介PROFILE

孙晓林

律所主任

浙江工商大学 法律硕士

同时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现为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律所主任,杭州市律师协会刑民交叉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律师协会西湖分会企业合规研究中心委员。执业以来专注于刑事与知识产权交叉领域的研究与辩护,曾办理过多起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

律师简介PROFILE

金天哲

律师助理

浙江工商大学 法学学士

进入行业以来协助孙晓林主任办理了各类刑事、民商事案件。

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

Zhejiang Brighteous(Ningbo) Law Firm

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于2016年10月在宁波成立,是金道第一家分所,始终秉持“守信如金,为业载道”的核心理念,执业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金道于2006年在杭州成立,已设有八家分所,总分所现有人员570余人。金道立足浙江,放眼全球,以中、英、日、法、德、意、俄等多种语言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法律服务,涵盖民事、刑事、公司、金融、税务、商事争议解决、建筑房地产、基础设施、行政与基建、破产重整及企业危机处理、涉外涉侨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数字经济法律、家事和财富传承、政府与行政、人力资源、国有资产法律、类金融与资管、刑民交叉、跨境私人法律业务等专业领域,曾荣获“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和“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等称号。

金道宁波分所依托总所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兴所、专业立所、人才强所”的发展思路,设有刑事法、公司法、劳动法、合同法、商事争议解决等团队,致力于建设一家有情怀、有专业、有温度的律师事务所。金道宁波分所曾荣获全市律师事务所工作综合考核“优胜单位”,鄞州优秀律师事务所,甬商指定服务合作单位,宁波“崇军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四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并被宁波市司法局聘任为“政府立法联系点”。

排版丨王杨 金天哲

审核丨金道(宁波)品宣委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者建议,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或引用文章任何内容,欢迎私信沟通授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