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道资讯 | 西南政法大学在金道所设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并举行签约授牌仪式
2023年8月14日
2023年8月11日,为推动校所合作,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与西南政法大学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金道所11楼大会议室成功举行。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吕亮,国际法学院本科辅导员、重庆市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胡绵娓,涉外实验班辅导员鸿雁,“法学+法语”联合办学辅导员刘雨松到访金道所参与座谈交流。金道所首席合伙人胡祥甫,党委书记、主任王全明,管理合伙人黄河,高级合伙人茅玮民、王楠,律师王杰、缪茂乐,西南政法大学实习生柳宗鉴、黄锦怡、姚庆泽、郭畅共同参与。本次活动由王楠律师主持。

仪式开始前,吕亮书记一行在黄河律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金道所的办公环境。会上,胡祥甫首席与王全明主任首先代表金道所对吕亮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律所发展历史、组织架构、律师团队、业务成就、校所联动情况、党建及文化品牌建设等作相应介绍。


在交流过程中,王全明主任从“金道的西政人”讲起,指出西南政法大学是金道所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以“西政80级大师兄”胡祥甫律师为例,讲述了金道人与西政人的悠久渊源。王全明主任表示,西政学风与金道精神两相呼应,金道所在培养律师上注重效率、专业、务实,与西政学子“脚踏实地”的学风不谋而合。随后,胡祥甫首席进行了补充。胡祥甫首席提及自身的“西政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西政人前帮后济的“传帮带”精神,老师待学生如子女,师兄姐待师弟妹如兄弟,正是此种不亚于亲情的校友关系助推一代又一代西政人茁壮成长,优秀品质得以传承。

吕亮书记听完金道所对“金道的西政人”的生动阐释后,对金道人及金道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随后,吕亮书记从基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推进等方面对“西政国际法人”进行了详尽解读,进一步表明学校和律所基于此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诚挚邀请胡祥甫、崔海燕等金道所优秀律师代表到访西南政法大学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高端人才法治论坛。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目前建立有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法治研究会重庆市首批新型智库及重庆市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院组织开设的“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是全国首批“卓越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重要建设项目和组成部分;开设的“一带一路”国别法律人才实验班,入选为教育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部省品牌培育项目,成为教育部卓越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重要建设内容。


在双方的共同见证下,吕亮书记与王全明主任分别代表学校、律所签署了《西南政法大学和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合作协议》,随后由吕亮书记与胡祥甫首席共同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


座谈会尾声,为了便于律所和学校对西南政法大学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作初步评估,本次实习小组组长柳宗鉴代表五位实习生作实习情况总体汇报。最后,吕亮书记对学生们的发言作出总结,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本次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建立标志着西南政法大学与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深度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共同开创了校所合作新气象、新局面。双方都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促进理论-实务人才的双向流动,共谋发展与进步。金道所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我们愿与法学院校一起,为社会输送有情怀、有专业、有温度的新生代优秀法律人才而不断努力。


金道总分所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以及牛津大学、巴黎第二大学、早稻田大学、波士顿大学、杜兰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院校的优秀学生和人才。目前金道总分所博士23人,教授20人,硕博导师15人。今后,欢迎更多的优秀学生和人才选择金道所,我们也希望与各大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探索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法律人才培育体系,实现共建共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金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