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道资讯 | 金道刑事团队和绍兴分所联合举办“当前刑事热点问题经验交流会”

活动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及应对”、“涉黑涉恶案件的辩护心得及经验分享”、“刑民交叉案件的辩护及合同效力的认定”、“刑事合规业务的内涵及拓展”。

活动伊始,金道绍兴分所主任马海律师作欢迎致辞,其表示,虽有疫情的影响,但刑事律师学习的脚步从未停下,期望在场的听众都能够有所收获。
金道总所刑事团队负责人王晓辉律师作开场致辞时表示,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是暂时的,我们刑事律师考虑的应当更长远些。从当下扫黑除恶中如何提供有效辩护、在接下来的认罪认罚案件有所作为、在刑事合规业务这一发展趋势中发挥作用,才是发展的根本之道。其以自身办理案件为例,解读了本场研讨的四个议题的价值所在。而要在这些业务中体现刑事律师的作用和价值,我们自己要做到“专业、专心、专注”。
在主题研讨一环节,金道总所权益合伙人姚杰律师根据认罪认罚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指导意见、权威解读,并结合自身的办案经验,从制度的适用范围、认事实还是认罪名、检方的求刑权、法院自由裁量权、律师独立辩护权等角度,辩证地分析了认罪认罚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应对思路。
浙江靖霖律师事务所堵建军律师与浙江大公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邓鸣律师结合自身办案经验,分别就认罪认罚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思路、方法作了与谈分享。
在主题研讨二环节中,金道总所权益合伙人王楠律师表示,涉黑涉恶案件的辩护想要有效首先要有“据”,这个“据”包含事实、证据,也包含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判例。扎实的基础工作是有效辩护的根基,阅卷笔录、事实研判要力求全面、准确;精准地锁定辩点是有效辩护的支柱,只有把案件事实吃准吃透,把细节情节搞全搞清,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良好的沟通表达是有效辩护的核心,我们不但要明确自己的辩护思路,也要对检察官的指控方向以及法官在形成判决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心中有数。
金道总所初级合伙人陶翔律师,结合自己办理的涉黑涉恶案件,以案例分享的形式,总结了立足于案件事实,严格依据相关刑事法律和政策的辩护思路。建议通过与承办人员主动沟通,并在庭审中重视发问环节,有理有据地为当事人争取有利认定。
浙江靖霖(绍兴)律师事务所主任白争雄律师列举了自身承办的多起涉黑涉恶案件,分别就相关案件的收费标准、工作体量、办案效果等作了与谈分享。
在主题研讨三环节中,金道总所初级合伙人袁昕炜律师从担保人的角度,谈涉贷犯罪案件中的刑民交叉问题及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主体属性认定等问题。
金道总所权益合伙人平雪芬律师则从刑民交叉类案件办理过程中合同效力认定的问题出发,梳理了目前司法实践中此类合同效力认定的相关裁判思路,分析了面临的主要困境及解决思路,并根据自身办理的类似案例提出刑民统一处理的全局办案理念。
浙江泽大(绍兴)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部主任章雨润律师认为,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界限在实践中常常会模糊化,其在自身承办案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刑事民事一体化处理的思路。
在主题研讨四环节中,金道总所高级合伙人侯志会律师以三个国内外成功的合规管理典型案例为开篇,引出本次分享的主题——合规管理业务。随后侯志会律师解读了合规管理的内涵外延,概括了律师开展合规业务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自身经验总结了律师开拓合规业务的方法以及律师在参与合规管理时可能存在的风险。
金道总所高级合伙人赖振华律师则表示,从事企业刑事合规业务,必须对法条文件充分熟悉,并且要在诉讼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准确识别企业规章制度、业务类型的风险点,更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如协助改进企业财务规范、用人规范、合同规范甚至消防规范,都大有可为。业务拓展方面,刑事合规也可以嵌入到民商事合规业务中,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业务特长。
浙江越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沈沛敏律师立足绍兴本土的司法实践,提出刑事合规业务虽然是近些年新兴的业务模式,但是在实践中非常难落地,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传统诉讼业务的开展,其表示,刑事合规业务,应当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进行。
活动的最后,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金道所兼职律师董文辉点评道:本次交流会选题价值高、问题意识强、真知灼见多。四位主讲人和八位与谈人在四个小时里,结合亲自办理的典型案件,给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头脑飓风”,传递了成功经验,分享了有益心得,展示了刑事律师的担当、作为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