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道原创 | 风口下的“语音直播平台”涉赌法律分析与合规

一、风口下的语音直播行业涉赌现状
直播时代下,语音直播——这一互联网生态中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行业,近两年,正成为不合规甚至犯罪的爆发地。这是继“传统线下类”、线上“房卡棋牌类”“盲盒抽奖类”涉赌模式之后,爆出的一种新型网络赌博。自公安部督办的全国首例斗鱼直播平台涉赌案1爆出后,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打击“直播平台涉赌”的这轮浪潮,有秋风扫落叶之势。
据浙江某律所不完全统计,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超过50家不同体量的语音聊天平台,被以涉嫌“开设赌场罪”查获。基于我们的研究和办案经验,实践中被打击的语音平台实际上更多。仅2024年以来,“语音直播平台涉赌”案件的咨询和委托明显增多,涉及全国平台公司、公会和主播,笔者和金道刑事团队已接触、参与或办理多起类案。涉及的语音公司或平台多达一二十家,甚至不乏某些知名头部平台、上市公司。

包括武汉“斗鱼”、老牌的“伴伴”、广州“欢欢语音”“氧气语音”在内的知名平台都已被爆出涉嫌开设赌场。当很多直播平台,正如火如荼地翻涌着直播浪潮时,突然间,公司高管、数十人的团队被刑拘,账户里成百上千万、数亿甚至几十亿违法资金被冻结。
2023年4月,常相伴公司高管和员工共25人因涉嫌开设赌场罪被顺德警方刑拘。2023年底,斗鱼公司CEO陈少杰被刑拘。最早涉案的斗鱼主播“彡彡九户外”被判了有期徒刑六年,后斗鱼知名主播小团团也被采取强制措施。2024年6月初,斗鱼公司财报披露,自愿退缴某些主播非法活动收益共计1.117亿元。
2024年初,我们办理的武汉XX公司语音平台涉赌案,几十名主管及员工分别被两个省份的公安机关刑拘。近期,我们参办的某上市公司直播平台涉赌案,牵扯其中的数名管理执行人员、多家公会和数十名主播均被刑拘,同时引起多地公安关注。目前,很多语音直播平台都已宣布停运、停服,大部分语音平台都下架了涉赌的核心板块。

二、语音直播平台涉赌模式和法律分析
(一)语音直播平台涉赌的模式、场景
1
此类语音直播平台涉赌的场景、模式:
第一步,网络玩家在平台上充值、购买游戏道具,例如金币、钻石等虚拟筹码。
第二步,在主播的互动、引导下,玩家参与“抽奖”“开宝箱”“抽盲盒”“心愿池”“幸运转盘”等概率性的玩法。
第三步,若抽中特定礼物、奖励或装备,玩家将礼物或奖励打赏、兑现给直播间内的主播。
第四步,主播私下通过微信等方式给玩家现金返点、提现。(个别平台,主播甚至可以跟平台直接兑现)
2
涉赌语音直播平台的产业链条和分工:
语音直播产业链,由平台、公会和主播三方共同搭建。直播平台通常与公会合作(例如按46、55分成),平台负责研发直播软件,公会则招募大量主播,充当主播的MCN机构。主播与公会系劳务、劳动或合作关系。利润分配上,通常平台与公会先结算,后公会和主播结算。
(二)语音直播平台涉赌法律分析
1
语音直播平台涉嫌开设赌场罪的法律逻辑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是否构成开设赌场罪的核心要件有二:其一,行为模式是否具有“射幸性”;其二,是否能够充值和提现,也就是所谓的“上分”“下分”。
具体到涉案语音直播平台,模式涉赌原因在于:
首先,“抽奖、开宝箱、抽盲盒”等概率性、不确定性的玩法,在法律上属于“射幸性”行为,具有“赌”和“博”的本质特征;
其次,涉案直播平台,都具有充值、提现这一“上分”和“下分”功能;(当然,仅具有充值、提现功能的,未必一定都是赌博,参考往期推文:某知名网络游戏平台涉赌的成功无罪辩护)
最后,涉案直播平台往往以一系列公开且合法的外在形式作为掩饰,其模式具有极大引诱煽动性,平台公司因此获取了极大不正常利益,这也是很多平台难以逃脱法律责任的关键。其实,就外在表现看,单纯的直播打赏、充值刷礼物、抽奖等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但在此过程中,主播运用煽动性语言吸引玩家参与,再把抽奖与返现私下“偷偷”结合起来,使充值抽奖、打赏与兑现之间形成了对赌关系,才使行为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

2
平台、公会和主播是否构罪的法律要件
在整体模式被定性涉赌前提下,公会和主播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在:
主观上,看是否明知,对于涉赌模式和核心环节是否知情。
客观上,看参与行为、程度和获利方式等,例如主播具体参与了哪些环节、行为,是否参与了返现、是否鼓吹煽动,以及获利方式和金额。
平台或运营公司是否犯罪,关键看是否“明知”。值得注意的是,判断语音平台的责任大小,关键在于:
第一,看平台方是否与公会事先“共谋”,或对公会组织的涉赌模式明确知情。
第二,看平台方是否放任,是否尽到注意义务,以及是否设置风险隔离墙、切断了与公会犯罪的风险联系、是否有内部合规以及是否执行到位等。很多平台公司认为,公司并没有参与主播公会一方的提现环节,为何平台还会构成犯罪?原因在于,涉赌直播模式的煽动性使平台公司获取了极大不正常利益,平台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存在返现模式情况下,仍放任其进行,而没有尽到注意和阻止义务。
第三,在无法切断与公会风险联系的情况下,是平台整体构成单位犯罪,还是公司个别管理层或执行人员涉嫌犯罪?关键在于是单位整体意志、还是个别员工合规制度执行不到位。
3
语音直播平台涉赌案件的辩护焦点和经验
随着时代变迁,涉赌案件类型和表现形式在迭代。但任何一种犯罪的本质或辩护要点,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涉赌案件,也有着共通的辩护思路。
此类案件的辩护焦点,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其一,行为模式是否具有“赌”和“博”的属性,也就是“射幸性”特征;其二,是否同时具有“充值”和“提现”功能。其三,主观上,对上述模式是否明知。上述三个要件,缺一不可。
此类案件罪轻辩护和财产辩护,焦点主要有:第一,羁押必要性问题,不同身份、作用地位的参与人,是否需要刑拘,能否取保候审;第二,赌资的认定,自首、从犯、退赃等从轻、减轻情节的争取;第三,财产辩护,包括退赃金额的辩护,合法财产与违法所得的准确区分,涉案财产的解封解冻和罚金数额等。
近两年,笔者进行类案研究与办理,其中涉赌案件参与代理了近10起(部分系个人办理,部分协同其他刑事团队律师办理),金道刑事团队也办理了较多类案,取得了一些经验。下面笔者将近两年个人参办的涉赌案例整理,仅供参考其中的涉赌模式和法律焦点。

三、语音直播平台的刑事合规
在语音直播、视频直播的时代风口,即便看到有平台被查,面对巨大的市场利润,很多同行并没有风险意识,更没有合规意识。某一天,突然面对警察上门,只能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般解释:“我只看到常威打来福,真的不知内情”,而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只会训斥你一句:“还说你不会武功”。
语音直播平台,以及类似盲盒抽奖类平台的涉赌风险越来越高,相较于该行业诞生成长期的监管政策,今后打击力度会越来越大。对此,平台公司应建立针对性的刑事合规制度,防范风险,迫在眉睫。
(一)平台与公会、主播合作过程中的合规
此类平台之所以涉赌,公会和主播往往是犯罪的最前端和最关键一环,因此平台在与公会、主播方合作过程中,与公会的合作机制与监管措施,决定着是否会涉嫌犯罪。平台实现风险隔离,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制定平台规则,明确禁止主播、代理利用平台从事涉赌违法违规行为。
2.与公会、主播签署的协议中明确约定禁止主播从事聚众赌博、开设赌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3.定期对主播和直播间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绝不放任。
4.设置违规举报渠道,并制定完善的主播违规处理措施,对涉嫌赌博的主播、代理账号采取限制账号功能、限制提现、封号等措施。
(二)平台自身刑事合规建设
1
平台研发、运营模式合规
(1)在开发功能模式时,平台自身避免设置向玩家提供、变相提供变现的功能。
(2)平台可以设置射幸性、概率性的游戏规则,但玩家的虚拟奖励、道具等只能在平台内使用或消耗,不得允许或放任在平台外交易兑现。
(3)通过用户协议、平台公约等方式,明确平台禁止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要求用户在使用产品、参与付费概率性玩法之前必须阅读同意,否则对涉赌用户予以处罚。
2
平台公司管理制度、执行和监管合规
(1)平台公司建立完善的内部合规制度。针对涉赌风险,设置专门的刑事合规制度板块,从人员、研发、运营、市场对接、行为规范等方面防范刑事风险。
(2)对于平台的管理执行人员,在跟公会合作、沟通过程中,要求其严格恪守公司制度,不得私下参与、允许或放任公会方的涉赌行为,更不得私下拿好处费。
(3)对于基层客服等一线员工,制定相应工作守则,开展定期培训,禁止其以任何方式向用户表达、暗示用户可通过概率性玩法变现。
(4)严格执行、落实内部合规制度,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跟踪,并建立风险上报和惩处机制。
通过建立落实上述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实现以下目标:其一,平台自身避免涉赌。其二,平台公司实现与员工个人的风险隔离。其三,隔离公会或主播的单方行为带来的风险。
(三)公会、主播的刑事风险防范
公会、主播在严格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也要预防他人的犯罪行为累及自身。
1.就公会来说,需要厘清与主播的关系,杜绝任何方式的返现行为,明确权利义务。做好管理、培训、提示、监管,防止个别主播私自操作。
2.就主播来说,切断和公会的法律风险。单纯负责介绍产品或提供语聊服务,不参与任何返现行为、不谋取非法利益。

结语
某知名企业家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网络直播时代下,望向语音直播这一风口,很多人都簇拥而上,除了外围的中小平台,风口最中心,还散布着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大多平台乘风扶摇而上,也有不少平台,被卷入打击风暴,坠落地面。当然,语音直播的市场是庞大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但从政策趋势和行业发展规律看,除了找准风口,还需要牵牢“合规”这根“绳”,才能飞得更高更稳。
注释:
1.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 2022 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之二:付某龙等人网络直播开设赌场案,审理法院:都江堰市人民法院。
2.全国首例语音直播平台涉赌案——付某龙等人网络直播开设赌场案件,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培东的案件评析。
律师简介
PROFILE
王亚东律师
业务领域:刑事辩护、刑事控告、刑事危机处理和刑事合规
社会职务:
武汉大学浙江校友会法律顾问团刑事部主任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法律诊所实训指导老师
从业经验:
曾办理各类刑事案件三四百件,在《检察调研与指导》、法治日报、浙江省法学会等发表多篇文章。
联系方式:
手机:15088696494
邮箱:wangyd@zjblf.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或引用文章任何内容,欢迎私信沟通授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