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律 | 教师节专访活动
2023年9月11日

马齐林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2012年,我从美国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就回到了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任教。之后,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加盟金道所,成了一名兼职律师。金道所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进而以教授和律师双重身份参与法律讲座、论坛,更深入地参与法治建设。
TEACHERS’ DAY
袁继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教授 2019年春天,机缘巧合下,我作为兼职律师加盟金道律师事务所。总的来说有三点体会:一是团队氛围律所氛围很好,尤其是在办理案件和从事合规业务中都获得了金道所同事、行政人员的帮助,和大家相处很愉快;二是我很珍惜与团队并肩作战的机会,和各位律师以业务为契机沟通交流;三是团队层面、律所层面均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业务分享会,作为兼职律师也是受益良多。
TEACHERS’ DAY
郁峰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讲师 本人从事的是国际经济法相关研究工作,2015年加盟金道所后,首先参与处理的是离岸信托业务,涉及海外家族财富传承的问题,此业务领域当时在国内还处在发展初期,我所在的律师团队就这个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在金道所的这些年,我感触颇多:第一,金道所为高校教师进入律所开放了渠道,向我们敞开怀抱;第二,所内管理规范、执业要求严格,有助于推动兼职律师在起步阶段建立风险意识和规范意识,这一点也使我对律师行业有相当大的改观;第三,我通过所内业务,结识了诸多高水平、有能力合作伙伴;第四,所内对于兼职律师的管理张弛有度,较为契合高校教师职业特色。
TEACHERS’ DAY
严红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要有极佳的心理素质、韧性、抗压能力,要把一个案子做好,需要具备一定的解码能力、概括能力、深入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律师像一名做临床手术的医生,如何“操刀”是一门学问。
相较而言,高校教师更像一名疑难杂症的研究员,探究病因、病理。不同于律师视角聚焦于每个具体案件,教师视角需要宏观把握原理,在我实际办理的案件中,如果确实存在没有可直接参照的具体法律规范时,那么可以转而基于法律原则进行全面论证、补强。
TEACHERS’ DAY
赵青航 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律师到高校教师的“跨界”,虽说在知识内容上强相关,但其实在工作内容和形式上,依旧是“隔行如隔山”。因此,对于有志做兼职律师的小伙伴而言,要做好付出更多努力的准备。
第一,对于两种职业之间的互相作用,我想分享一个词:“三位一体”,具体指的是教学、科研、实务的融会贯通。具体来看,将诸如可视化表达、法律检索等实务技能带入课堂中,培养学生职业“硬技能”,为未来走出校园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从多重视角包括法官、当事人、代理律师研习案例,培养学生多元思维。
TEACHERS’ DAY
马齐林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理论教学和法律实务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一方面,作为大学教师,把办案经验融入日常教学当中,使法学教学变得更加实用而生动,也使得学生能更早构建法学实务思维;另一方面,作为律师,可以将教学科研中的知识运用到疑难复杂案件的处理当中。比如说我曾经处理过一个债务转让的案件,同时涉及股权代持的效力认定、股权代持下股东资格的认定、股权转让的效力认定、债务转移和占有改定制度等,最后我同时从学理和司法实践两条进路,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
袁继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教授 律师职业经历为教学科研带来的影响,主要在思维上:在思考学术问题时,我会很自然地去想,如何才能让科研真切地回应实际需求;在办理具体案件过程中,基于亲身经历的办案经验,将实践教育落实到课堂,加深学生对法律适用的理解,领悟法律条文到司法适用的距离,增进实践智慧。
律师不仅仅是单纯的解决法律问题,还有法律运行中的各种其他问题,比如全流程的跟进,如何说服,传达,沟通,应对,都更具有灵活性与应变性,需要多向专职律师讨教学习。
郁峰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讲师 律师工作和教师工作的区别在于所接触的圈子不同,高校教师接触的更多是教师、科研人员,律师的接触面更广,需要和客户、法官、检察官等不同人完成沟通对接。
从高校教师到律师,我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有了法律实务经验,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时,我心里有底,同时可以通过和律师同行、法官的交流,解决讲授时碰到的疑惑点,不再担心误人子弟。对科研而言,律师执业经历促使我去关注那些法学理论上可能被忽视的问题,从实践经验看立法缺陷。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身份,使我有动力不断完善知识架构,补充原有知识体系,也为我处理法律实务提供完备条件。
马齐林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希望大家在律师工作之余,要加强法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加强法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这样可以提升自己对重大疑难案件的处理能力。
袁继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教授 面对数字经济的时代,已经从事律师工作同学一定要不断打开视野,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主动熟悉经济新业态、新发展、新趋势,积极拥抱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让律师业务更上一层楼!
严红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如果律师是你的第一个职业,不要把律师当成你的最后一个职业。人生很漫长,拥抱无限可能性,教师也好,律师也罢,每一个职业都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赵青航 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律师实务的同时,要有终身学习的信念,有意识地提高理论修养,不断更新或巩固法律知识,基础知识扎实,在处理业务时就不会犯低级错误。而当学有所成或小有成就,别忘记反哺母校和教育界。
郁峰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讲师 第一,要终身学习,在淘汰与竞争中站稳脚跟;第二,要有责任心,否则难以行稳致远;第三,努力是起步的必备要件,但同时要明白,努力不一定就能成功,要培养抗压能力和调整心态的能力。
马齐林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希望大家一方面要加强法学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法律实务技能的训练,积极参加实习,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
袁继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教授 律师是一个有前途值得为之奋斗的职业,在夯实法学理论的基础上,一定要积极参与法律职业实训,有效提升法律实践技能,要记住一句话——“上天还是要入地”,理论最终还要回到实践层面,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律师先锋!
严红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要学会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克服腼腆害羞,锻炼向上社交的能力,老师的帮助能够使你少走很多弯路,相信能够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学生走出社会都不差。要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未来从事工作后你会发现任何工作都需要有很好的体力支撑。
赵青航 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三个关键词:锻炼身体,努力学习,不负韶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先要把身体搞好,把自己照顾好;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尽量避免知识性偏差;如果你以后有志于做律师,选择某一个业务领域之后,要明白一个道理:做专精,练真功夫,要先打通全身经络;如果你以后有志于做教师,在教学中要传递出让学生怦然心动的能量,让学生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郁峰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讲师 第一,珍惜实习机会,深入了解行业特征,思考自身特点能否各类职业相适应;第二,如果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某一个行业进行深耕,便怀抱责任心,努力做到底。
采访、撰稿:郭天奇、胡晓艺、柳宗鉴